打印 關閉
為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指標,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日前,農業農村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將于2020年4月1日起實施。
該標準規定了267種獸藥在畜禽產品、水產品、蜂產品中的2191項殘留限量及使用要求,基本覆蓋了我國常用獸藥品種和主要食品動物及組織,標志著我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
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農藥獸藥殘留限量指標達到1萬項,基本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
業內人士認為,食品安全工作的不斷加強將為食品檢測服務帶來檢測頻次、檢測項目、檢測客戶的三重提升,直接利好食品檢測服務市場空間釋放,進而帶動食品檢測儀器儀表及耗材需求。
食品安全檢測是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65億元。預計到2022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食品安全問題牽涉著人民的基本生活,由食品污染事件爆發導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的不斷增加也時刻警醒著政府部門和其他食品檢測企業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檢測力度,采用更加智能有效的檢測儀器儀表進行工作。
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檢測儀器日益趨向高技術化、系列化、速測化、便攜化方向發展。但是相比西方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無論是檢測技術還是檢測儀器設備方面,都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這意味著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國家連續發布有關涉及調整和促進食品安全檢測標準提升的文件政策,推動著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服務業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期,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編輯點評:民以食為天,食品作為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其實質量安全得到了國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視。而隨著農殘、獸殘超標問題的頻發,我國還在不斷加強對農殘和獸殘的檢測。得益于此,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有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聲明:
1、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任何非注明“來源本網”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網站等的資料,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
3、因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本網使用部分文章、圖片等資料的報酬未能及時支付,相關權利人可與本網聯系。
相關資料